浙江杭州临平启动“浙里来消费·嗨购金兔年”2023年货节******
1月7日,“浙里来消费·嗨购金兔年”2023年货节暨“新临平·新消费”主题展启动仪式于杭州市临平区艺尚国际秀场启动。年货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活动现场设置“美食佳肴乐味购、智能幸福家惠民购、美酒饮品美味购、文旅助游乡愁购、年俗年味欢乐购、乡村共富助农购”等六大区块,约60个展位。
“美食佳肴乐味购”区邀请餐饮和进口食品龙头企业推出特色年夜饭、预制菜和进口食品展示,开展年夜饭网上预订、年夜饭进万家活动;“智能幸福家惠民购”区邀请新概念能源车企展示汽车新技术;“美酒饮品美味购”区邀请酒品龙头企业推出进口红酒、本省黄酒、五加皮、莲子酒、奶茶等地方特色水酒饮品展示,同时邀请绍兴塔牌黄酒工匠大师现场讲解家庭定制及储存知识。
“文旅助游乡愁购”区邀请文旅龙头企业展示酒店民宿及旅游线路服务,重点推荐山区26县旅游线路;“年俗年味欢乐购”区邀请西泠印社等单位推出“大师送福”“迎新剪纸”现场表演活动,邀请花卉企业展示盆景花卉,现场表演插花技艺,邀请文创礼品等企业展示有传统年味的礼品礼盒;“乡村共富助农购”区邀请农产品龙头企业展示山区26县优质农产品、非遗产品。
此外,年货“新临平·新消费”主题展区分“新传承、新生活、新智造”3个主题馆。“新传承”以历史底蕴深厚的大运河文化为主线,展示区内老刀食品、法根糕点和同福永酒业等临平区内浙江省老字号创新产品;“新生活”重点展示崴芸科技、楠宋瓷业、臻元箱包等临平时尚产业文化和文创产品;“新智造”主要展示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西奥电梯等一批国内外品牌,体现临平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动力。近年来,临平区围绕打造“品质之城”目标,“1+3+3+N”的商业布局加速形成,商贸服务业GDP占比达到45%。截至2022年底,区内直播电商企业超1500家、网络零售突破800亿元。构美、鸭梨互动、博观瑞思3家获评抖音官方认证钻石服务商,塘栖获评省级数字生活特色镇。老板电器建成 “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产品连续18年全国市场占有第一。春风摩托成为专业高端动力运动装备的国际化品牌,产品远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区内老刀食品、同福永酒业和发根糕点等12家浙江省老字号企业新产品迭代升级。
以艺尚小镇为圆心,伊芙丽、INXX、崴芸科技和申米服饰等时尚产业集聚形成,朱炳仁、楠宋瓷业、臻元箱包和晚峰榫卯一批文创产品挖掘消费新热点。(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习 记者 陆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⑱统筹发展和安全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作者:普蓂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会议着重强调了“安全”,从过去 “稳产保供”上升到“稳定安全供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
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要实践要求。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和超预期因素冲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更加注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也要破除桎梏、推动高质量发展。
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扎实
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到让14亿多人吃得饱、吃得好,保供基础扎实。
粮食保供制度完备。我国历来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中央一号文件等顶层政策将其置于突出位置,并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都有战略布局、系统规划。形成了“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支持体系,出台《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办法》等应急办法,兼顾常态化保供与应急保供。
粮食供给数量充足。粮食产量连续十九连丰,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自2003年以来,粮食产量2-3年登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从4.5亿吨到5亿吨用时3年,5亿吨到5.5亿吨用时3年,5.5亿吨到6亿吨用时2年,6亿吨到6.5亿吨用时3年。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国,猪肉产量常年在5400万吨左右,禽肉产量常年保持产大于需,牛羊肉产量在1200万吨以上,水产品产量约6500万吨。
粮食生产能力较强。紧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提升良种良法、农机装备水平。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形成一大批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水稻、小麦种子自主率达100%。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水平提高,良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粮食流通韧性提升。建成八大粮食物流通道、“两横、六纵”粮食物流重点线路,形成成熟的现代粮食物流格局和运输网络,建成集应急供应网点、应急加工企业、应急配送中心、应急储运企业、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和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于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粮食、猪肉、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不断完善,发挥了调节供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维护农民利益的“调节器”作用。
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把握好四方面关系
在新发展阶段,要辩证看待以下四方面关系,妥善处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领域的“痼疾新患”,形成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良好局面。
统筹“系统性”与“优先序”。保供制度设计需要系统思维,措施要明确优先序。农产品保供具有多对象、多环节、多部门、大范围、长周期等复杂特征,保供顶层设计上要有系统性考量。系统保护生产能力、加工能力、流通能力和农资产能,构建多部门协作机制。保供措施上,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要点、财政资源压力、政策实施效率,要明确措施优先序,避免“撒胡椒面”。聚焦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部分,补齐关键短板,打造战略高地。
统筹“质”与“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要更加安全,需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从地、技、利、义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推动优质品种研发培育,调整调优种养结构,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统筹“技”与“策”。深挖技术与政策的支持潜力,协调配合形成更大合力。全面部署种业种源、农机农艺、农业颠覆性技术等领域,推动“藏粮于技”战略、种业振兴行动落实落地、抓出成效。以政策性信贷、政策性保险优化农业支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协调地方粮食安全责任分工,健全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形成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合力,推动重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切实培育关键战略能力。
统筹“国内”与“国际”。我国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国内外生产成本倒挂等因素,使利用国际市场平衡、调剂和满足国内需求成为一种长期对策,迫切需要深化国际农业合作、寻求稳定的农产品贸易渠道。依靠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首先要做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再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同时防范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强战略性布局,更好地构建进口粮食供应链。
(本文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研究”(22LLGLC068)的阶段性成果)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